TONYLEUNG.INFO
Discuss Tony Leung with fellow fans!
 
Welcome to the Discussion Board

 FAQFAQ   SearchSearch   MemberlistMemberlist    ProfileProfile    Log inLog in   RegisterRegister 
  Log in to check your private messages Log in to check your private messages   
Click here to go to Archival Tony Board (2003-2012)

The Grandmaster - Movie discussion from mTime.com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www.tonyleung.info Forum Index -> Tony Leung Articles
View previous topic :: View next topic  
Author Message
Sandy
Site Admin


Joined: 19 Dec 2002
Posts: 1424

PostPosted: Mon Feb 04, 2013 9:33 pm    Post subject: The Grandmaster - Movie discussion from mTime.com Reply with quote

《一代宗师》:宗师腔调的“王家卫style”

发布于:2013-01-16 13:56

来源:时光网热评



http://www.hunantv.com/c/20130116/1401298348.html

《一代宗师》所引发的争论已经成为了一次文化事件,尽管正反两方各不相让,甚至言辞激烈,比如本次我们请到的九只苍蝇撞墙便大批本片,而奇爱博士则是坚实褒扬,但这其中,没有输家,只有赢家。借由这次争论,我们开始关注民国武林与传统武德,这源于一部电影,而又远远高于一部电影,也是《一代宗师》真正的价值所在。

无论讲过去还是讲未来,王家卫电影始终聚焦于时间,有时精准到一秒,有时锁定在一年。如果说《一代宗师》要拍的是“逝去的武林”,那也许王家卫的关键词既不是“宗师”,也不是“武林”,而是“逝去的一代”。“一代”里有人,有家,也有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代宗师》里的“世间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便不仅仅是宫二(章子怡)和叶问(梁朝伟)的暧昧情愫,也不仅仅是她与一线天(张震)的火车偶遇,而变成了逝去时代的一曲挽歌。

  《一代宗师》依旧是一部标准的王家卫电影,但遗憾的是,两小时的“编年体版”只能算是个半成品——生硬剪断的配乐,语焉不详的叙事辅线,错漏百出的片尾字幕,和王家卫精益求精的场面调度,细致考究的影像相比,显得极不相称。

  我们有理由期待,四小时的“章回体版”可以更完整地展现王家卫的腔调,使《一代宗师》像“美国往事”一样变成一部隽永的“中国往事”。

  ■王家卫没有掌握最基本的拍武侠电影的套路和内核。

  ■《一代宗师》第一场就很失败,为什么?一上来就没有缘由地打!

  九只苍蝇撞墙(以下简称“九苍”):《一代宗师》是王家卫唯一的一部,一上来就给人感觉他在拍正剧的电影,但王家卫不适合拍正剧。

  他以前的电影都是从最世俗的地方入手,最开始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等等都是拍的最世俗的,这些人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像《一代宗师》里这些人一说一嘟噜套话,都没有!他们想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爱情、找妞儿、找浪漫,从世俗的社会的人的经历中,把人的情感拔到一个超人的态度。

  你要拍正剧就和以前那种反剧特别不一样了,原来做反讽模式的时候产生电影魅力的东西,在正剧就不可能再出现了,所以你的魅力就会消失掉。

  我看前半部分的时候,就觉得这电影没魅力,为什么呢?原来王家卫电影里那些特别有意思,有智慧的东西就没法在这里存在,场合不合适,语境不合适。后面的感情没上来之前,他找不到影片吸引人的点在哪,所以就只能打,一场接一场地打,但是打的空隙,实际上是空白,只能靠邹静之写的那些特别舞台化的台词串起来。

  我觉得王家卫没有掌握最基本的拍武侠电影的套路和内核。比如说《黄飞鸿》,黄飞鸿所有的打,都是叙事性的,所有之前剧情的铺垫,都在打里面找到了结果。

  《一代宗师》第一场就很失败,为什么?一上来就打,这个打没有缘由的,你可能打得精彩,但是这场打,除了动作很精彩以外,没有产生意念上、观念上、或者情绪上的冲击力,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前面没铺垫,你都没解释谁是谁,你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打。场景很漂亮,动作也很漂亮,但是你找不到它的意义在哪。

  《一代宗师》一上来的立意是散的,他既想重复以前剧情片的“人和人相遇,没能成功相爱”,又想讲武林。如果真的是讲“一代武林”的话,可以让叶问当个观察者。从三十年代看到五十年代,大陆、香港,两地的武林是怎么样的,遇见了一个又一个武林人物,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他一生练武,遇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武林人物,每个人又都有不同的下场,他们结局是怎么样的,等于说他不断的用他的视角积累他对武林的认识。

■王家卫的电影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故事性。

  ■他的电影不需要用类型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的电影不是类型电影。

  奇爱博士:我觉得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虚虚实实,虚的地方,留白的地方,带给人的意味可能更多,如果把他和传统的武侠片对比,传统的武侠片是类型化,所以说有各种各样的叙事的模式,框架,讲求因果关系。我觉得王家卫不一样,他的电影是借类型片的壳,完全装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反射。他的作品到现在为止,都是散文式的,就是特别散,比如《一代宗师》里边很多东西没交代,运用你个人的主观的思维整合能力,你一定能把那些所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填上。

  王家卫的电影向来都是把故事性降到最低,他的电影没有故事性是很正常的,《阿飞正传》有什么故事性啊?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故事性。

  这就是我所说,他的电影不需要用类型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的电影不是类型电影,所以他没有类型片的框架,是很正常的。

  这个电影比较正,我也有个人的理解。这个电影和过去的王家卫电影是不一样的,有很多的技巧、情怀和他过去的电影很像,有延续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过去的王家卫电影讲的就是所谓的香港故事,或者说是香港叙事,香港著名的文学家梁秉钧(也斯)分析香港文化的时候,拿的例子就是《阿飞正传》,拍出了六十年代香港青年的困惑、迷惑,对生活的放荡。就像九苍说的,做了那些反讽,他是香港地域特色的叙事。

  《一代宗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个香港的东西,他要和大陆的家国叙事有一个对接。他之所以正,是主题比较宏大,不再关注单独的某个个体,他把个体放在一个大的,确确实实的时代当中去探讨,就涉及到时空的转换,涉及到很多大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有大的一些,比较正的设计,体现出意识形态的正确性,难免会有一些正的东西,我觉得这不是不可以的。

■如果把王家卫电影当做散文来看,就不需要抓住主流观众。

  ■你明明是写散文,但是你大量引用《人民日报》的社论串在里头。

  九苍:我的意思不是说王家卫不可以拍正剧,而是说你要拍一个正剧,和一个反讽剧,所应当采取的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我的意思是这个。王家卫拍正剧一点问题没有!谁都可以拍正剧,但是你不能带着拍反讽剧的习惯来拍正剧,这是问题所在。

  奇爱博士:你从哪儿看出来他这里边有反讽剧的习惯呢?

  九苍:拍正剧如何抓住观众的点,和拍反讽剧的点是不一样的。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没有被这个电影吸引是为什么?比如说陈可辛拍《十月围城》,这是个正剧,拍的也不好,但是能够看出来陈可辛很会拍这个正剧,剧情是层层递进的,不断地往上煽你。他也是武打戏,对吧?我觉得陈可辛就抓住了拍正剧的点,就是你要有意识形态的东西,来衬托你才行。

  《一代宗师》的缺陷在于,当王家卫从反讽模式过渡到正剧模式的时候,他没有抓住正剧到底要靠什么来吸引人。后边情感性的东西,比如说章子怡和梁朝伟情感性的东西,包括她要去报父仇,都是从后半段才蹦出来的。前半段纯粹就是切磋武艺,但是纯切磋武艺是不能构成一个意识形态正确性的,你端着一个架子,拍正剧的东西,但是我入进去看,实际上是像过家家一样,大家在比武,比武是不能够构成正剧的意识形态基础的。

  奇爱博士:我觉得王家卫这种即兴创作的方式,使他的电影中出现了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果把王家卫电影当做散文来看,就不需要抓住主流观众。

  九苍:当成散文看一点问题没有,但是要用散文的形式来说这个事儿。你端着一个架子出来以后,让我感觉这是正邪对立的正剧,但是内容又是散文化的,就是方式和内容是错位的。

  余荽:我来翻译一下九苍的话,你明明是写散文,但是你大量引用《人民日报》的社论串在里头。

  九苍:对,你写散文没关系,内容就是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这都没问题,但是你把人民日报社论的句子拆散了拼起来,然后告诉我,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不成立的。

  你拍正剧没问题,你拍反讽没问题,都没问题,你创作的时候就进行选择,是可以任何方向的,我一点意见也没有。但是,你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你选取的方式和内容是要搭配的,不能拧着。不能说,我内容是个正剧,但是我散文化的方式去表现,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就拧劲儿了,这不是对或错的问题,是你拧劲儿了之后,观众在感受上就错位了。

  奇爱博士:以王家卫电影的传统来说,不需要给你一个正邪对立,他的电影没有正邪对立。那你为什么非要正邪对立?

  九苍:不是我要正邪对立,而是他端出来的架子,不是我要求他,我看到一开始他端出来的形式上的架子,我感觉他要给我讲一个正邪对立的故事,他架子端的很大。

Continues...


Last edited by Sandy on Wed Jun 04, 2014 11:07 pm;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Back to top
View user's profile
Sandy
Site Admin


Joined: 19 Dec 2002
Posts: 1424

PostPosted: Mon Feb 04, 2013 9:35 pm    Post subject: Reply with quote

■这个片子就是有一种语境方式和语境内容的错位。

  ■王家卫这种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奇爱博士:我问一下余荽,你看到第一场的时候,你有要正邪对立这种感觉吗?

  余荽:第一场雨中大战啊?我不知道他要演什么。那个雨中大战到底是发生在什么时段的?是发生在哪一年?

  奇爱博士:我就说,这里边他都没有交代清楚,作为影迷,你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缝合这个叙事。

  九苍:第一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句话,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这一场就是为了解释这一句话而已。

  奇爱博士:功夫是一横一竖,我个人理解,这个人四十岁以前,也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想要耍牛逼。宫二和叶问就是社会精英,家里边衣食无忧。宫二即便到后来他爸死了,人都散了,但是他说话、办事还都是贵族的方式。

  叶问也是,他就是以切磋武艺作为最高的追求,所以说那一次就是某次和某个门派宣扬自己的态度,他耍牛逼之后,他要用武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我站着,你们都躺下了,就是我是最牛逼的。

  他在那个时间段,比较喜欢切磋,好勇斗狠。

  余荽:王家卫自己的话是这么说的,无论是宫二、叶问、一线天,他们都是习武的人,对他们来说打架真的也是挺愿意干的,他们有一种兽性,尤其是打架的时候,这种兽性就出来了。我问他,你在你的纪录片里都在吹牛,表现的是个逝去的武林,而且武林的练武不像是以前武侠小说的那种,而是老一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哲学。你的电影中的这些人说的话,也都在讲这些道理,但是打起架来,还是老的武侠小说,武侠电影那一套,他就大概解释了一下,说他们有兽性,他们很愿意打架。

  九苍:你说这个我特别赞同,这个片子就是有一种语境方式和语境内容的错位,绝对是有。我就打个比方,一个电影开场,你看见一个老太太,只有她的背景,在楼道里,阴面的,全都是德国表现主义那种光,很神秘的走出来,一直拍她的脚,一直拍她的手,或者一直拍她的胳膊,然后一会儿咵一闪,一堆鸽子飞出来了,一会儿咵一闪,一只猫跑出来了,看了十分钟,最后你才发现,哦,原来她是要去菜市场买菜,就是这种错位!

  奇爱博士:如果这么说的话,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家卫这种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王家卫电影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是他的电影并不是特别清晰的交代因果关系这些东西,有时候,你觉得特别好,你就帮他把这个东西完善了,填空了。如果按传统类型来解读呢,就是觉得不太满足,这也是造成评价两极分化的一个原因。

  我觉得总体来说,评价王家卫电影就是很难。

  余荽:我特别明白你的意思,这不是一般的电影,这是一部王家卫电影。

  奇爱博士:每个人去评价他的电影的时候,都加入了很多情感色彩在作品当中去,会把它引向你自己想象的方向。

 ■王家卫要拍功夫片,他觉得要是不拍打的话,对不起老板,对不起观众。

  ■每个人的思维、精神状态、谈吐都必须是精确的,你不事先想好了,让他们临时发挥,那就跑了。

  余荽:以前的武侠片,一言以蔽之,好人打坏人,而且好人总是差一点被坏人打死,而且都是决生死的。

  《一代宗师》这个片子里头,除了宫二和马三,其他的都只是切磋武艺,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张震的八极拳和他们玩命那一场,除了招数好看以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决生死了。

  九苍:所以这里边最好看的就是宫二和马三那一场,因为它把你的情绪勾起来了,前边有旧愁新恨,你有情绪了,就觉得打得好看。

  《一代宗师》一上来的立意是散的,他既想重复以前剧情片的“人和人相遇,没能成功相爱”,又想讲武林。如果真的是讲“一代武林”的话,可以让叶问当个观察者。从三十年代看到五十年代,大陆、香港,两地的武林是怎么样的,遇见了一个又一个武林人物,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他一生练武,遇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武林人物,每个人又都有不同的下场,他们结局是怎么样的,等于说他不断的用他的视角积累他对武林的认识。

  余荽:其实他不用讲那么多的打,就讲他遇到谁了,比如说他今天遇到形意门的谁谁谁了,他一招就把我制住了,就聊这些东西都可以,然后他还在讲人和人相遇。

  但是他觉得要拍功夫片,他还是要打,找了袁和平,还让这些人练了那么多年拳,他要是不拍打的话,对不起老板,对不起观众。

  以前拍《东邪西毒》,打的部分他全都交给洪金宝,而且他还用了一个非常坏的招,他偷格,感觉特别凌厉,但是实际上他没搞明白怎么拍。

  这一次他可能受了很强的门派的影响,他每一场都用了不同的武艺,让你看出来不同的门派是不一样的,手法是不一样的。他要让你看见每个门派的招数是不同的,而且是很不一样的,风格不同,他又想要展示这些套路,但是他也知道,也说过真正的交手就是一招,甚至可能都不用打,就像捏饼那种,试探一下就完了。但是他又不能这么拍,不好看,他必须得拍过招,那种老的功夫片,所以他自己的两套逻辑就混乱了。

  九苍:我觉得这就跟他事前没写剧本有很大关系。

  当你拍《重庆森林》或者《堕落天使》这样的片子的时候,实际上拍的就是一个情绪,你把握好一个情绪就行了,用情绪带动人物。但是涉及到《一代宗师》这样的故事,牵扯到的具体的内容太多了,需要你事先就想的很明白,你才不会跑偏,因为你涉及的人物多,你的跨度也大,不像《重庆森林》就那么几天的功夫,你情绪立在那,把人物纳入进来,让他们活动就行了。《重庆森林》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演员的状态的,不是个精确性的状态,这些演员的状态调整出来,这个电影就成了,不在乎他们要干什么,要说什么,所以不需要剧本。

  反过来,拍《一代宗师》的时候,每个人的思维、精神状态、谈吐都必须是精确的,才能符合影片的走向,这个你不事先想好了,让他们现场再想,临时发挥,那就跑了。这个电影不是靠人物的状态支撑起电影来的,他是靠人物有机的情感交流、文字交流、身体交流才能带出影片的主旨来。影片的方向变了,所以你采取的手法也应该不一样。

  余荽:这些人除了宫二,我觉得都失败了,宫二还算是有头有尾,但是章子怡又是重复了一遍“玉娇龙”。

  叶问宗师,香港他们都这么叫,但是他没解释清楚,而且叶问这个人的性格,你搞不懂,你看了半天,根本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个开朗的人?内敛的人?谨慎的人?最可恶的就是,不管马三还是老姜,还是宫保森,还是关中之鬼,他们几乎所有人说话都是那种调调,全都是一种调调的。(九苍:全都是邹静之的调调。)

  《东邪西毒》跟这个一样,全都是文艺腔的调调,但是回过头看,《东邪西毒》更小一点,那次我接受了,但这次我受不了。因为这批人离我们更近了,民国的人,他们所有人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提炼的金句,我挺难接受的。

  九苍:《东邪西毒》里边人物的性格都不一样,每个人物出现寥寥几笔,但是这个人的性格、个性就很鲜明了。《一代宗师》让我受不了的是,每个人出场都要交代一大堆这个人干了什么,但是人物性格还是模糊的,所有习武的人,除了招式不一样以外,还是一样的,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来。

■“建构性剪辑”的滥用,使动作和动作之间完全没有流畅性,没有连贯性。

  ■王家卫的电影中,男女之间打拳,其实就是借武术来调情。

  九苍:我们说说这个片的武打,我觉得这个片的武打设计的不好。这可能是和武术指导有关系,袁和平本来就是打得特别虚的一个武术指导(奇爱博士:讲究写意的)。看他的所有的片子,都是不断地要利用威压来做动作,他不避讳这个。有人用威压,会避讳这个,比如说洪金宝,他设计的动作也用威压,但是他努力做到不让你看出来我在用。袁和平就不在乎这个,力学关系不对了就不对了,无所谓。这就让我很别扭,叶问——李小龙的师傅,是一个硬桥硬马真功夫的人,你不断用这种脱离力学规矩的特技来展现,在观念上很别扭。

  第二,这片子和动作相配的剪辑是有问题的,这也是近年来拍所有动作电影都有的趋势就是滥用所谓的“建构性剪辑”,因为“建构性剪辑”是胡金铨最早用到动作戏里——关键的节点,你省略一小部分,会让这个动作更简略、冲击力更强,但是使用应该是有节制的。这两年的使用,就有一个特殊的趋势,特别不好的就是“建构性剪辑”的滥用,动作和动作之间完全没有流畅性,没有连贯性,拼接在一块儿,造成视觉冲击效果很强,但是整个武打动作的连贯性是失去的。这些年拍的所有的动作片几乎都是这样的,除了洪金宝当武术指导的片子不是这样,《叶问1、2》《杀破狼》,只要洪金宝做武术指导的片子,动作的流畅性都很强。洪金宝特别注重这个,他也用建构性剪辑,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使用这个而破坏动作的连贯性。

  仔细看,《一代宗师》里边儿很多动作是不连贯的,他一定要强调建构性剪辑的视觉冲击力,很多动作都没有完成。包括本来应该拍的不错的,那个掰饼的段落,有个悬空的向下俯视的180度的镜头,拍得还算比较顺畅,我期待这个动作能进行下去,但是大约两秒钟,两人一转以后,镜头切回到平视的角度,动作就结束了,两个人就重新拉开了,又在摆架势,也就是说上个动作是没有结束的,这就完了。节奏很快,但是动作是断裂的。

  奇爱博士:这个电影跟过去袁和平以前完全飞天的感觉还是不一样,所谓建构性剪辑,原来胡金铨是把镜头剪短,像《大醉侠》,所谓“一撇的美学”,这是波德维尔的评价。这是胡金铨的很重要的特征,他实际上就是“做短”。

  《一代宗师》跟胡金铨还不一样,胡金铨是做快,用剪辑的凌厉性加强影像的冲击性,王家卫大量用的还是升格,慢镜头,做出影像和人的身体柔韧性的美感,也兼顾了一些写实性。

  九苍:武打动作的设计是需要想象力的,《一代宗师》的武打动作设计缺乏想象力。我印象里给我留下很深印象,《醉拳2》很有想象力,《杀破狼》很有想象力,《叶问》也不错。这些片子的武打动作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东西,他可以摒弃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套路。《一代宗师》让我比较失望的是,他不断强调每个个人都很特殊,但是他在展现给我们看的套路,都是我们以前见过的。

  余荽:只有两场特别想要表现他要讲的东西,一场就是他们掰饼,但是拍完我们真的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第二场就是马三和他师傅骤然间起冲突,一人换了一招,然后一下就把师傅打死了,这其实可能是真实的武林,当然也不是那么好看,但是在戏剧上很重要。

  奇爱博士:这一点替王家卫圆两句,千古文人侠客梦,文人永远不是侠客,就是有这个梦。他拍这个片子实际上还是做男女之情。我觉得是借武侠的壳,来做他自己擅长的那些东西。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男女之间打拳,其实就是借武术来调情,这一点和美国的歌舞片是很像的。徐浩峰专门写过《卧虎藏龙》,其实就是李慕白借着武术的名义挑逗玉娇龙。

  我是揣测一下,徐浩峰看这个电影,应该有让他高兴的地方,但是也有跟他自己的美学观不一样的地方。邹静之帮他在文的方面,包括北方的语言积累了一下,徐浩峰主要武学这方面有一些哲学的东西,包括他说的大成若缺,一看就是徐浩峰的,他写过一本书就是《大成若缺》,拳就是“大成拳”。

  余荽:很大程度上说,王家卫真的想拍“逝去的武林”,逝去的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人的哲学,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些东西,他确实也信了,因为他所有东西都是怀旧嘛,对他的口味。结果搞了这么多东西拍成电影的时候,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最后拍啊拍,他又回到了他擅长的那部分爱情。

Continues...
Back to top
View user's profile
Sandy
Site Admin


Joined: 19 Dec 2002
Posts: 1424

PostPosted: Mon Feb 04, 2013 9:35 pm    Post subject: Reply with quote

■这个电影,王家卫就是拍精英人物来体现精英姿态。



  ■以前王家卫电影很市井,《一代宗师》就根本不接。

  奇爱博士:这电影最好的,摒弃写实的功夫不说,由武功来衬情这块儿,做的是最好的。我认为王家卫在中国范围内是超一流的导演,很多导演可能是冷峻型的,有的是哲理型的,王家卫表达“情”,这是最厉害的。

  余荽:为什么王家卫的电影能一看再看,就是这问题。刚才我们谈的,如果不是我跟着王家卫两天,又看了一些徐浩峰的东西,包括去年就和徐浩峰聊过,再看这个片子之前一天,我刚看了《箭士柳白猿》,这样做了一些功课之后,又看了《一代宗师》两遍,作为一个做了好几年电影的媒体记者,才能看出一点门道来。那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像九苍说的,这些招式什么的,那些云山雾罩的话,都会看得莫名其妙的。

  我觉得《一代宗师》还有个特别大的毛病,所有人都在板着脸说那些大而不当的话。王家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很多习武的人都是很动物性的,但是最后你看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光鲜,那么亮丽,那么有钱,那么衣食无忧的,我不觉得他真的把武林的全貌的东西给拍出来,甚至一点点,也没有。

  奇爱博士:这点我非常不同意。

  以前说王家卫拍小人物体现出自己的精英姿态,这个电影,王家卫就是拍精英人物来体现精英姿态。王家卫的电影就是精英化的电影,精英就是贵族,要有自己生活的精气神。这个电影表现出来的就是,即便我的家道中落了,但是我依然有我自己的规矩。

  我们过去探讨民国风度,但是我们真的是去探讨民国的穷老百姓的风度吗?不是,我们是去探讨那些精英范儿的风度,所以这个电影就是选择了这些很精英化的人物。如果咱们普通屌丝不像对《泰囧》一样的对《一代宗师》产生认同,那也很正常,这个电影确实是讲的另一个层面的东西。

  余荽:徐浩峰书里也说了,王家卫自己接受采访也说了,练武的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其实指的就是叶问,没有钱,不可能一辈子好好去练武。

  但是我觉得问题在于,且不管王家卫怎么拍,我们只说现实武林,确实是有钱人家,但是有钱人家一定是地主家,他是有钱,但不是贵族,说白了,尤其是在中国是没有贵族的。

  你可以表现他有钱,但是不能那么拿着。

  我可以接受宫二是那样的,但是我不相信叶问是那样的。甄子丹也演过叶问了,《宗师之路》里边也演了叶问的形象了,说了叶问的事情了,但是你给我的叶问还是和你自己给我讲的东西离得那么远,我就觉得很别扭。以前王家卫电影很市井,《一代宗师》就根本不接。

  梁朝伟演的是极有现代思想,极有知识分子气质的超级武林高手,我觉得这三样不能同时兼得啊,而且真相也不可能是这样的。

  九苍:梁朝伟演的叶问从头到尾没有变化,包括宫二,包括宫保森,都在过程中有一个变化,对于不同的事物,对某个人的认识,他的生活经历,都有情绪上的变化,性格会有变化的。只有叶问这个角色,开始是什么样的,结尾还是什么样的,这个人物是扁平化的。

  余荽:一开始他的武学上的,拳脚上的修养都很高,都是宗师。从头到尾,这些人都没有影响到他,他没有吸收。都是从头开始就定好的,功夫也没什么长进。

  九苍:从剧作的角度上,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设置。

  余荽:因为是王家卫拍的,而且又是这么大的文化事件,就算他没拍好,也让我们想起来去聊这些东西,民国的道统啊,武林的衰落啊,这不是坏事,别人都没有弄。徐浩峰自己弄的那些小东西,大家也都顾不上,必须要王家卫出手才行。

 ■王家卫的电影,实际上就是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

  ■叶问脱下宗师马褂,从传统走向现代之后,就是周慕云。

  余荽:王家卫说四小时版是按照人物串的,一个一个人,一棵一棵树的故事,两个小时版就是编年体。

  奇爱博士:王家卫电影中,有一种自我的指涉和文本间的渗透,他还是想把自己的那一块拼图给拼起来。看完这个电影,到了五十年代之后,叶问脱下自己的宗师马褂,从传统走向现代之后,他抽着小烟,淋着雨,那活脱脱就是周慕云附体。

  九苍:对呀!这电影就看串了吧!(笑)

  奇爱博士:看串就对了!

  从90年的《阿飞正传》就有苏丽珍这个角色,到了00年还有,到了《2046》还有,他的电影都是咬合的。

  《阿飞正传》《花样年华》都是从六十年代开始,《一代宗师》就是结束于五十年代,这个电影从1936开始,他所有的电影结束于2046,他的电影都是一个整体。有些导演,张艺谋、黑泽明,可能拍起来会拍完全不同的电影,王家卫的所有电影都是基于过去的,一部电影。他的电影,实际上就是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在1936年到1950年叫叶问,脱了长袍就是写武侠小说的周慕云,周慕云写的武侠小说就是《逝去的武林》。

  很多人批评王家卫,说他一直沉迷于他自己的世界中,即便是他自以为走向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脱离他玩的那种小情小调的东西。

  另外,王家卫本身就是要把关于中国人110年的情感的拼图给拼上。

  余荽:宫保森跟他女儿说的,有些东西,你现在不看,以后就看不着了。其实王家卫电影,很多都是讲这个的。

  奇爱博士:就是逝去,华丽的、公开的武林世界,虽然是个窑子,但是也是藏龙卧虎,你已经看不到了,它已经逝去了。


Last edited by Sandy on Wed Jun 04, 2014 11:08 pm; edited 1 time in total
Back to top
View user's profile
Sandy
Site Admin


Joined: 19 Dec 2002
Posts: 1424

PostPosted: Mon Feb 04, 2013 9:36 pm    Post subject: Reply with quote

■王家卫懂得怎么用一个高级的电影智慧把大量的素材用意念的形式组接成一个电影。

  ■王家卫有一种电影化的表达方式,留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独立思考空间。

  奇爱博士:王家卫电影是真正体现出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最好明证,电影自己相对独立的艺术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他是超一流的。

  王家卫以前拍电影,很多灵感是来源于小说,《花样年华》是刘以鬯的小说,《东邪西毒》是金庸的小说,但他没有完全把文学性拿到电影中来,而是真正用电影语言、电影特性来展现出来。什么叫电影特性?就是电影的风格和形式,比如说在讲叶问与老婆告别的时候,没有使用台词,是用影像组接的形式,告诉大家,他离开了佛山。这是用影像来叙事,而不是用对白。

  第二,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性的语言,就在于蒙太奇的使用。几次叠化,再加上一个爆炸,告诉你一个美好的生活就此破裂了。

  王家卫的意念组接方式,他没有剧本,拍的时候也不知道哪一段会留,哪一段会剪,他会拍摄出大量的影像素材,最后使用一个高级的电影智慧把这些东西用意念的形式组接成一个电影。很多人觉得他的故事散,没有一个框,这很正常,他就是一个散点透视的构思方式。

  最后使用两次《何日君再来》就提供了多层的暧昧含义,供你进行开放式的解读。这个技巧也与电影的主题,“世间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都是通的。所以这个电影无论是从叙事视点还是电影的主题性,都是统一的。

  九苍:中国观众看电影,《画皮2》《泰囧》那么火,可以看出来中国观众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电影特性本身的东西,比如《画皮2》火,就用了很多电子游戏的元素,我看就好像在看一个网游的长篇开场动画,这种东西挺吸引人,说白了比较快餐化,能够一下用视觉效果或者人物古怪的形象,抓住你,然后有一个很浅白的故事,爱,又爱不成,就换皮。现在大家看电影,就是你画面要吸引人,要有个浅白的故事,能让大家进入故事,另外像《泰囧》这样有些什么桥段要让大家记住,加上一堆明星,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属于电影本身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还是有意义的,他可能没有做到,但是他在努力构建一个除了这些东西以外的,电影核心的整体感,无论是他的故事情节的核,包括他组接这些故事片段的方法,故事和故事之间没有很明确的过度,经常是跳来跳去的,但是又没有碎成一些碎片,还是有整体性的,这些片段是有内在的情感的联系的,包括画面运动的方式,不是只为了制造很绚烂的色彩或者出奇的形象来吸引你,而是有一个内在的整体的摄影机运动方式,他和影片的布景、色彩、色调、人物的表情、动作,有一个构筑整体性的概念。

  比如说像《泰囧》就没有这样的概念,有个景——泰国,人在里边走,互相嚷嚷两句,打两下,就行了,没有一个电影的整体概念,《泰囧》就跟看一个电视剧一样,大家也挺爱看的,就拿它没办法。电影是不应该是这样的。

  电视剧是那种,你说什么,我做什么,前面说我要去吃饭了,下面就接着是吃饭,什么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就是说一遍,做一遍,可能做完了还回味一遍,就三遍。对吧?实际上,王家卫有一种电影化的表达方式,所有说的东西,和做的东西,都是一个文本和浅文本的关系,不是真正的重合。有些意向性的东西,他不会说出来,有些说出来的东西,他不会再让你看到。这是电影,留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留给你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这是属于电影本身的东西。他做到了。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中国电影都没做到,或者是都没有能力做到,或者是他们觉得做这个太费劲了,即使不做到,也能卖钱,为什么要去做呢?冯小刚越来越堕落的原因,就是他越来越像拍电视剧一样,去拍一个电影。

■泽东公司,英文名叫Jet Tone Film Production ,这个Tone就是一种腔调,就是王家卫style。

  ■王家卫还是有情怀的人,很多人就是没情怀的,就挺糟糕的。

  奇爱博士:王家卫这个公司,泽东公司,英文名叫Jet Tone Film Production ,这个Tone就是一种腔调,就是王家卫style。

  九苍:《一代宗师》对很多片段的处理,那种对时空的转换,一段以后,会跳很多的地点,很多的时间,但是你并不觉得他是很散的,你能够明白内在的电影化的逻辑在哪?这都是非常电影化的手法。他的逻辑在那,也有水平做到同一段情节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利用时空的转换,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尤其是你在拍的时候,你怎么能有这个意识,在后期把这些东西剪辑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有的人想这么拍,你现场就乱掉了,根本组织不起来,他还能组织起来,而且情绪还是连贯的,这是一个导演,一个电影导演能力的体现。

  奇爱博士:这个Tone,即便是面对观众的,但是他仍然没有向观众妥协,依然是作者性的,个人风格化的影像剪辑方式,组接方式,精英化的叙事,都是他个人化的。这种方式极大的体现出了电影特性和电影化的高度的水平,这在华语电影中是非常非常的难得,如果这个槛普通观众上不去的话,那么中国观众的水平永远都是停留在《泰囧》的层次,就是欣赏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王家卫好多电影是慢镜头,但是不光是慢,还有抽帧的处理。

  九苍:王家卫发明了一种电影慢镜头抽帧的办法,就是每24格抽掉一格,然后补上一格和之前一样的画面,所以你看到那个画面不仅是慢动作,而且在跳,这是他在剪《重庆森林》的时候自己发明的。

  但是不是所有24格都抽,有一些是这样处理的。

  奇爱博士:镜头的风格性的处理,实际上就是电影特性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很多人看王家卫电影会感动,很多时候感动在于那种似曾相识,或者过去曾经被感动过的那种腔调。

  很少有人去做这么微观的镜头处理,体现出王家卫虽然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但是他纤细的一面。他的腔调就会营造出一种像鸦片一样的感觉。

  九苍:他还是有情怀的人,很多人就是没情怀的,就是挺糟糕的。

  奇爱博士:从民国时代一来,延续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优秀品质,并且把它电影化了,这点很了不起。

  几十年前,费穆写过一篇很重要的文章《电影与空气》,王家卫很多电影是延续了费穆的电影手法和技巧,电影当中你看到两个人好像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但是那种感觉又好像用影像说出来了,这就是电影画面的组接魅力,让你看到很多画面以外的东西。提供了超越电影文本以外的想象,我们就说这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里边留白的方法,王家卫电影也是,他有很多时候一点也不吝啬把饱含着情感的镜头给这些明星,这一点和莱昂内很像,有大量的章子怡和梁朝伟沉思性的镜头,这些镜头,如果我们觉得是特别好拍,那就错了!

  谁都能楞在那里,但是你能不能通过电影化的手段把那个Tone给剪出来?

  最后两个人慢慢走过去的孤独的背影,都是处理的很有意味,让这个电影中的空气都充满了情绪,有情绪的这种画面,就是电影的魅力之所在,不光是王家卫,很多好的导演都会在这个方面下功夫。中国电影应该向古典美学去寻师。

  王家卫电影中没有那么多暴雨式剪辑,就情感这块儿来说,还是因循着中国古典的单镜头模式,就是在相对比较长的沉思性镜头中,尽可能地赋予比较多的余味,我们生活在大陆,但是大陆文化的这些根,在我们这种商业的大潮中被冲刷得很厉害。
Back to top
View user's profile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www.tonyleung.info Forum Index -> Tony Leung Articles All times are GMT - 8 Hours
Page 1 of 1

 
Jump to:  
You cannot post new topic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reply to topic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edit your post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delete your post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vote in polls in this forum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